黑龙江企业必看债务催收技巧与方法:快速回款实战指南

 文章资讯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21 10:28:50

image

催收前的准备工作要做细,这是避免后续扯皮的关键。首先得把债务相关的所有单据找出来核对:合同上的付款日期、金额、违约责任有没有写清楚?对账单有没有对方的签字或盖章?交货单上的签收人是不是对方的授权代表?这些细节如果有遗漏,对方很可能拿“数据不符”当借口。比如我之前接触过一家建材企业,业务员催款时说“上个月的10万货款该付了”,客户却拿出合同说“合同写的是货到后45天,现在才30天”,业务员这才发现自己记错了日期,只能灰溜溜地回来,白白耽误了两周时间。所以催收前一定要把单据摊在桌上,逐一核对,确保每一个数字、日期都准确无误。

除了核对单据,还要摸清楚对方的经营状况。现在查企业信息很方便,用企查查、天眼查输入对方公司名,就能看到有没有失信记录、最近有没有诉讼、股权有没有变更。比如有次帮一家电子厂催款,查出来客户最近有一笔15万的货款纠纷,账户被法院冻结了,这时候就不能逼对方马上付钱,而是要跟对方商量:“我知道您这边遇到了点麻烦,咱们合作这么久,我也不想逼您,要不这样,您先付3万,剩下的7万分三个月,每个月15号付,这样您压力小,我这边也能给领导交差。”客户觉得我们理解他,很快就同意了,还写了书面承诺。如果查出来对方经营正常,只是故意拖延,那态度就要强硬一点,直接说:“合同里写得很清楚,逾期要收违约金,您要是今天不付,明天我就发催款函了。”

次沟通的技巧很重要,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摆脸色催钱,那样只会让对方反感。我通常会先找个“共情点”开场,比如“张总,最近看您朋友圈说新生产线投产了,恭喜啊,是不是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?”等对方回应后,再自然切入主题:“我这边财务在做月度对账,咱们上次的货款是10月15日到期,想跟您确认一下今天能不能安排?”用具体的日期和数字,让对方没有模糊的空间。如果对方说“最近资金紧”,我不会急着反驳,而是问具体原因:“是下游客户没回款吗?还是最近进了原材料?”比如有次客户说“下游的超市欠我8万,得等他们付了我才能给你”,我就说:“那咱们能不能签个分期协议?您先付2万,剩下的6万分三个月,每个月2万,这样您那边能周转,我这边也能给财务一个交代。”客户觉得这个方案可行,当场就答应了。

应对常见的拖延借口,要学会“拆解”而不是“对抗”。比如对方说“财务不在”,我不会说“那等财务回来再联系”,而是说:“那您看财务明天上午9点在吗?我直接跟他对接,或者您给我个他的联系方式,我跟他确认付款流程。”这样能把问题推给具体的人,避免对方用“财务不在”当挡箭牌。如果对方说“领导没批”,我会说:“那领导什么时候在?我跟您一起去找领导,或者您帮我跟领导说一下,咱们合作这么久,从来没拖欠过,这次能不能通融通融?”把对方拉进解决问题的流程里,而不是让他当“传声筒”。如果对方说“质量有问题”,我会马上拿出验收单:“您看,这是上个月您那边签的验收单,当时说没问题,要是有质量问题您早该跟我说了,现在提是不是有点不合适?”同时把验收单的照片发过去,让对方无话可说。

发催款函是个正式的警告,一定要规范。催款函要写清楚这几点:对方的全称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、地址(要跟营业执照上的一致);债务的详情,包括合同编号、金额、到期日期;要求还款的期限(比如“请于收到本函之日起3日内支付”);违约责任(比如“若未按期支付,将按合同约定收取每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,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讨的权利”)。然后用EMS寄,收件人写对方的法定代表人,备注“催款函”,一定要保留底单和签收记录——这些都是以后起诉的重要证据。我之前帮一家食品厂发过催款函,客户收到后第二天就打了款,说“没想到你们来真的”。

如果催款函没用,可以考虑第三方催收,但一定要选正规的。正规的催收公司有营业执照,经营范围里有“债务催收”,而且会跟你签合同,明确佣金比例(一般是回款的10%-30%)、催收方式(不能骚扰家人、不能上门闹事)。我之前接触过一家企业,找了个没资质的催收公司,结果催收公司上门把客户的办公室砸了,客户反过来起诉企业,企业赔了2万,还影响了名声。所以选第三方催收时,一定要查资质,问清楚催收方式,签好合同。

走法律途径前,证据一定要准备充分。需要收集的证据有:合同原件、对账单(对方签字或盖章)、交货单(对方签收)、沟通记录(微信、短信、电话录音)、催款函(EMS底单和签收记录)。这些证据要整理成清单,标注每一份证据的用途,比如合同证明合作关系,对账单证明债务金额,交货单证明履行了义务。然后找律师写起诉状,起诉状要写清楚原被告信息、诉讼请求(比如要求支付货款10万,违约金5000元)、事实和理由(要简洁,不要写无关的内容)。比如有次帮一家服装厂起诉,证据很全,法院很快就判了,对方没上诉,判决生效后,我们申请了强制执行,冻结了对方的银行账户,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钱。

预防坏账比催收更重要。合作前一定要做资信调查:查对方的注册资本(注册资本低的话,承担责任的能力弱)、经营年限(经营超过3年的企业更稳定)、信用记录(有没有失信被执行人、有没有欠税)。比如有个企业跟一家注册资本10万的新公司合作,结果对方拿了货就跑了,企业损失了5万,因为注册资本低,对方只要赔10万,但已经欠了很多家的钱,根本拿不到。合同里要约定明确的付款期限和违约责任,比如“货到后30天内支付全部货款,逾期一日,按未付金额的万分之三支付违约金”,这样能增加对方的拖延成本。定期对账也很重要,比如每个月月底发对账单给对方,让对方签字或盖章确认,这样能避免时间久了对方不认账。我之前有个客户,跟一家超市合作了一年没对账,结果超市说“我已经付了一半了”,但客户没有记录,只能自认倒霉。

催款不是“得罪人”,而是“解决问题”。对方付款后,一定要及时感谢,比如发个短信:“王总,款已经收到了,感谢您的支持,下次合作我给您申请个5%的折扣,期待继续合作。”这样能让客户觉得你通情达理,以后还愿意跟你合作。如果对方确实有困难,比如遇到疫情、自然灾害,要适当给予宽限,比如延长付款期限,或者减免部分违约金。我之前有个客户,因为疫情工厂停工,拖了6个月没付款,我们没有催得太紧,而是跟他商量分12个月付款,后来他恢复生产后,不仅按时付了款,还介绍了两个新客户给我们。

其实催收的核心是“站在对方的角度解决问题”,不是把对方逼到绝路,而是一起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比如有次帮一家家具厂催款,客户说“我现在真的没钱,仓库里还有一批沙发没卖出去”,我们就跟客户商量:“要不这样,你用沙发抵3万货款,剩下的7万分半年付,沙发我们可以帮你联系渠道卖。”客户觉得这个方案能解决他的库存问题,马上就同意了,后来我们帮他把沙发卖给了一家酒店,客户不仅付了剩下的钱,还跟我们签了长期合作协议。

最后提醒一点:所有的口头承诺都要落实到书面。比如对方说“下周付3万”,你要马上发个微信:“张总,刚才咱们说的是下周三(11月8日)付3万,对吗?”对方回复“对”后,再让他写个书面的还款承诺,签字盖章。我之前有个客户,相信了对方的口头承诺,结果对方拖了三个月没付,说“我没说过下周付”,客户因为没有证据,只能自认倒霉。所以不管对方说什么,一定要留下书面记录,这样才能避免反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