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要清收坏账,步不是急着打电话催款,而是先把每笔坏账的“底细”扒得一清二楚很多企业的坏账台账要么缺关键信息,要么数据乱得像一团麻,催款时连“对方欠了多少钱、什么时候欠的、有没有签过对账单”都说不清楚,更别说针对性想办法。这时候最该做的,是立刻做一张“坏账三维画像表”,把每笔坏账的核心信息钉死,让每笔账都能对应到具体的人、具体的证据、具体的财产影子。
这张表不用复杂,Excel就能做,但必填字段一个都不能少:债务人名称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(如果是企业)、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的姓名+手机号+身份证号(个人)、欠款总金额(要到分,包括本金、逾期利息、违约金)、欠款起始日期(比如2023年3月15日最后一笔交货未付款)、债权凭证(合同编号、对账单编号、收货确认单编号,还要附扫描件链接)、历史沟通记录(最后一次联系时间、对方说“没钱”的具体理由,比如“客户没结款”“资金在工地”)、已知财产线索(比如“法人有辆2021款奥迪A6,车牌号XX”“公司在XX园区有间办公室,租的但押了3个月租金”)、历史还款记录(比如2023年10月还了2万,2024年1月还了5000)。有了这张表,业务员被问起“对方为什么欠12万”时,能立刻翻开表说:“2023年5月10日发了3批瓷砖,合同约定30天付款,对账单是对方采购经理李XX签的,上周他说‘工地甲方拖欠了80万,下周三能付3万’”不会再出现“催款全靠嘴,对方说啥信啥”的被动局面。
把坏账信息摸透后,接下来要给坏账“分档”不是所有坏账都值得花同样的精力,得用“还款意愿+还款能力”的四象限法,对应具体动作。
有一类坏账占比约20%,属于“有意愿+有能力”比如对方承认欠款,说“这周内一定打款”,而且你通过企查查查到他的公司上周刚收了一笔15万的进账。这类坏账要“快刀斩乱麻”,立刻发《限时还款确认函》,内容得写死:“截至2024年5月20日,你方欠我司货款123,456元(本金10万+逾期利息23,456元),请于2024年5月24日17点前将款项汇入我司账户(账号:XXX)。若按时到账,我司将减免10%逾期利息(即减免2,345.6元);若逾期未付,我司将立即启动法律程序(附:对账单、合同、收货单扫描件)”。函件要发两种:一种是微信或钉钉发给对方对接人,必须@他还要抄送给对方老板;另一种是用EMS寄到对方公司注册地址,寄件人写“财务总监XXX”,备注“限时还款确认函”。这类客户最怕“麻烦”,你把时间、后果、好处写得明明白白,他大概率会优先还你毕竟不还的成本比还钱高。
还有一类占比约30%,是“有意愿+无能力”比如对方说“我确实想还,但最近工地停工,资金链断了,能不能分6个月?”,而且你通过裁判文书网查到他起诉甲方要款已经胜诉,但还没执行到钱。这类坏账要“给希望+绑绳子”:先确认他的还款能力边界,比如问“你每个月最多能还多少?”“有没有可能让甲方先付一部分?”,再出“结构化还款方案”比如“分12期,每月15日还1万,前3个月按时还的话,第4个月起每月减500元;如果连续2个月逾期,立刻终止方案并起诉,同时要求你承担律师费”。关键是要加“担保措施”:要么让对方法人用个人房产做抵押(去房管局办抵押登记),要么让对方的关联公司(比如他老婆开的商贸公司)做连带责任担保(签《担保函》,盖公章+法人签字)。我之前帮一家家具厂处理过这类坏账:对方是装修公司,说“分8期还18万”,我们要求法人用名下一套小公寓做抵押,结果第3个月对方想赖账,我们直接拿着抵押合同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对方赶紧把钱补上了担保不是形式,是“兜底绳”。
占比约25%的“无意愿+有能力”坏账最棘手比如对方明明有车有房,却一直说“没钱,爱告告”,甚至把公司资金转到关联账户。这类坏账要“用法律工具打七寸”,重点是“快速冻结财产”。最有效的工具是诉前财产保全:你先通过企查查或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到对方的财产线索(比如“公司账户有50万”“法人有套市值120万的房子”),然后立刻找律师写《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》,附上合同、对账单、财产线索证明等证据,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的财产法院通常会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,只要线索真实,很快就能冻住。我去年帮一家电子厂处理过一笔20万的坏账:对方是一家科技公司,法人开着宝马X5,却一直拖欠货款。我们通过企查查查到对方公司在工行有个账户,余额35万,立刻申请诉前保全冻了这个账户。对方老板第二天就打电话过来,说“马上打款,能不能解冻?”冻住他的“活钱”,比催一百次都管用。另外,支付令也是低成本工具:如果债权债务明确(有合同、对账单、对方签字确认),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,法院会在15日内发出,对方15日内不提出异议,就可以直接强制执行。支付令的费用只要100-500元,比起诉便宜多了,适合小额坏账(比如5万以下)。
最后一类占比约25%,是“无意愿+无能力”比如对方公司已经破产,法人失联,或者名下没有任何可执行财产。这类坏账别浪费时间,直接做“核销+转卖”:一是税务核销,按照税法规定,坏账要税前扣除,需要准备这些材料: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、债务人死亡或失踪的证明、工商部门的注销证明、至少3次催收记录(短信、微信或EMS)。把这些材料交给财务,做“资产减值损失”处理,能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(比如10万坏账,能抵2.5万所得税)。二是转卖第三方催收公司,找做“风险代理”的催收公司(不要找先收费的),签《坏账转让协议》,约定“回款后付30%佣金”比如10万坏账,收回5万,给催收公司1.5万,你还能拿3.5万,总比全亏了好。注意要找有资质的催收公司,看有没有“商务代理服务”经营范围,有没有加入中国催收行业协会,避免暴力催收惹麻烦。
说完分档,再讲催款沟通的“干货技巧”很多业务员催款只会说“该还钱了”,其实沟通要“戳痛点+给甜枣”。比如用“具体场景”代替“笼统要求”,不说“你赶紧还钱”,要说“我们下周一要付供应商的货款,还差15万,你这边的12万如果能明天到账,我们就能缓过来,不然供应商要断货,我这边也没法再给你供货了”用“断货”戳他的痛点,用“能缓过来”给希望。再比如用“数字+时间”增加压力,不说“尽快还”,要说“如果你能在本周三17点前还5万,剩下的7万可以分3个月,每月还2.3万,逾期费减免10%;如果周三没到账,逾期费每天加万分之五,下周四我们就发律师函”数字要具体,时间要,让对方觉得“拖更亏”。还有“共情”比“指责”有用,不说“你怎么这么不讲信用”,要说“我知道你们最近工地不好做,甲方拖欠款确实麻烦,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,特别闹心。但我们这边也要给员工发工资,财务已经催我好几次了,能不能先凑3万,剩下的我们一起想办法?”先认同他的困难,再讲你的难处,对方更容易配合。
最后说财产线索的“挖掘秘诀”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找对方的财产,其实公开渠道就能查到80%的线索。比如企查查或天眼查,输入债务人名称,看“财产线索”板块能查到他的房产、车辆、股权、对外投资、银行开户信息;看“司法协助”板块能查到他有没有被冻结的财产;看“关联企业”板块能查到他有没有把资金转到老婆或亲戚的公司。再比如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,输入债务人名称或身份证号,能查到他有没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(老赖),有没有未执行的案件,执行标的是多少如果他有执行案件但没还钱,说明他有能力但不想还,赶紧申请保全。还有裁判文书网,输入债务人名称,能查到他有没有起诉别人,有没有胜诉但没拿到钱的债权比如他起诉甲方要了50万,已经胜诉,你可以申请“代位执行”,直接找甲方要账。线下线索也不能漏,问之前的业务员“对方有没有常用的收货地址?”“有没有固定的供应商?”比如对方的收货地址是某个工地,你可以去工地看看有没有他的设备(比如挖掘机、塔吊),这些都是可执行财产;问对方的供应商“他最近有没有付货款?”如果供应商说“上周刚付了10万”,说明他有资金,赶紧催。我之前帮一家服装厂处理过一笔30万的坏账:债务人是一家电商公司,一直说“没钱”,但我们通过企查查查到电商公司的法人在杭州有套房子,市值200万,而且法人的老婆开了一家贸易公司,最近有一笔80万的进账。我们立刻申请诉前保全,冻了贸易公司的账户,对方法人第二天就带着现金来还款不是对方没钱,是你没找到他的“钱袋子”。
企业快速清收坏账的核心逻辑很简单:先搞清楚“对方有什么”“对方怕什么”,再用“精准信息+针对性工具+有效沟通”打痛点。没有“通用的大招”,只有“具体的笨功夫”把每笔坏账的信息摸透,把每个步骤做细,比“喊口号”管用一百倍。比如你是一家做机械配件的企业,有一笔15万的坏账,债务人是一家汽修厂:先做三维画像表,写下汽修厂名称、法人张三、手机号138XXXXXXX、欠款15万(2023年8月供货,对账单是张三签的)、最后一次沟通是2024年5月10日(张三说“客户没结款”)、已知财产线索(张三有辆大众帕萨特,车牌号XX;汽修厂在XX路有间门店,租的押了2个月租金)。然后分档,张三承认欠款(有意愿),但说“客户没结款”,可企查查显示汽修厂上个月有一笔12万的进账(有能力),所以属于“有意愿+有能力”。接下来沟通,发《限时还款确认函》:“截至2024年5月20日,你方欠我司15万,若5月24日17点前到账,减免1万逾期费;若未到账,立即申请诉前保全冻你的帕萨特和汽修厂账户”。结果张三5月23日打了14万,说“剩下的1不能宽限几天?”,你可以说“可以,但5月30日前必须到账,不然还是要冻车”,最后5月28日收回全部欠款。这就是最实际的清收流程没有高大上的理论,只有一步步做的细节。坏账清收不是碰运气,是用信息换结果,你越了解对方,越能快速拿回钱。